|簡體中文

比思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按這成為會員
搜索



查看: 412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就算在荒野,也能踏出路来

[複製鏈接]

3396

主題

1

好友

1萬

積分

教授

Rank: 8Rank: 8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奮斗
    2024-5-26 10:37
  • 簽到天數: 451 天

    [LV.9]以壇為家II

    推廣值
    0
    貢獻值
    25
    金錢
    12
    威望
    16771
    主題
    3396
    樓主
    發表於 2022-5-4 10:20:00

    数十年来,陆汝钤在人工智能、知识工程和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。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,他被授予首个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。吴文俊奖,也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。

    “有种惶恐的感觉。”陆汝钤说,“最近收到很多朋友、学生的祝贺,但我也在反思。”反思什么?陆汝钤停一下,似乎是怕听的人不信,加重语气说:“我自己确实有不足的地方,这不是客气话。”

    他开始讲自己的不足:“有不少研究工作没有产生实际的经济或社会效益。”陆汝钤觉得遗憾,历届学生开发的程序没有被保留下来。自己提出过一些新的、有意思的概念,但每次做到一定程度,就又换了个题目。他诚恳地自我总结道:“这是我很大的一个问题。”

    变换跑道,从数学转到计算机

    陆汝钤的大学初记忆,是掌声、鲜花还有重托。

    他是我国第一批公派留德学生。加上学语言,陆汝钤一下子就在德国待了六年。回国后,他被分配进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(以下简称数学所)。

    不久后,陆汝钤就转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,自认当了“数学的逃兵”。那时,政治运动不停,总有人质疑,数学这抽象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。陆汝钤琢磨后决定,干脆去搞计算机。

    那时的计算机,是个不折不扣的前沿领域。国家封闭,和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有个内部阅览室,还有些资料能看。但资料也不多,要想看,得“快人一步”。于是,陆汝钤早早地便去候着,阅览室一开门,他就钻了进去。

    “可以说是‘饥不择食’,我也不知道什么重要、什么不重要,就都看。慢慢摸索一段时间,才对计算机有了初步了解。”有数学功底做基础,陆汝钤转换跑道还不算困难。

   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,数学所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迎来了一个令人兴奋的“大家伙”——一台国产晶体管计算机。它占地面积约10多平方米,每秒可进行三万次浮点运算,能存储8000个字节。用现在的眼光来看,这台计算机运算速度太慢,存储量也太小。但在当年,它可是香饽饽,中关村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会来所里租用。

    而陆汝钤一脚踏入人工智能的“坑”,已经是上世纪70年代末。当时的理论界对人工智能反应平平,兴致不高。“他们普遍觉得人工智能有点忽悠,也确实有人就是把人工智能当幌子。”他说。

    在国内,陆汝钤算是这条路上的先行者之一。他喜欢人工智能,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

    重要聲明: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,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於有關情形下,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(如涉及醫療、法律或投資等問題)。 由於本論壇受到「即時上載留言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,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,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(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),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,如有任何爭議,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。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、誹謗、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,敬請自律。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。

    手機版| 廣告聯繫

    GMT+8, 2024-11-21 00:46 , Processed in 0.017560 second(s), 21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    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    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