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金錢
- 12487
- 威望
- 1888
- 貢獻值
- 292
- 推廣值
- 0
- 性別
- 男
- 在線時間
- 0 小時
- 最後登錄
- 2024-11-18
- 主題
- 62
- 精華
- 0
- 閱讀權限
- 70
- 註冊時間
- 2012-6-23
- 帖子
- 12
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昨天 09:08 |
---|
簽到天數: 1617 天 [LV.Master]伴壇終老 - 推廣值
- 0
- 貢獻值
- 292
- 金錢
- 12487
- 威望
- 1888
- 主題
- 62
|
沙發
發表於 2014-11-10 23:53:19
以上叙述只是叙述了主线剧情,神话时代的创世造人,五氏三皇五帝,三次神战及其他纷争,英雄时代的英雄羿和禹,尧舜禹三代隐秘及其他纷争,构成了上古神话的主干。除此之外,还有很多细节故事,没能讲述,特此补遗。
黄帝的孙子禺强,也叫禺京、禺疆,是禺虢的儿子,禺虢是东海的海神,他长的是人面鸟身、两耳各悬一条黄蛇,脚踏两条黄蛇,注1,禺强是北海的海神,擅长风和瘟疫,长的是人面鸟身、两耳各悬一条青蛇,脚踏两条红蛇,据说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的时候禺强曾经参战。
我们还知道渤海之东无数万里有五座仙山,分别是:岱舆,员峤,方壶(方丈),瀛洲,蓬莱,每座山都很高大,下周围三万里,山顶平地九千里。山与山之间,相距七万里,山上住的神仙很多,金殿神兽不禁其数,但是这些山却漂浮在大海上,没有根基,仙人们担心它们飘走,就给天帝说了这件事,天帝令禺强解决,禺强找了十五只大神龟,分成三班倒,驮起了五座仙山,每六万年换一次班,五座大山就此稳定下来。
但是有个龙伯之国,国中的人身形巨大,抬起脚走不了几步就到了东海边,投下钓饵一口气钓了六只背在肩上走回了国家,灼烧这六只神龟的龟甲来占卜凶吉,于是岱舆和员峤这两座山就漂流到了北极,沉没在了大海里,亿万仙人流离失所,天帝听闻后大怒,削减了龙伯国的版图,缩短了龙伯国人的身材,伏羲和神农再见到这个国家的人时,他们只剩十几丈高了。这五座仙山的位置就在归墟的边沿上。注3
黄帝有个目力超强的大臣,叫做离朱,《孟子》里叫他离娄,据说他能在百步外看见秋天野兽新长的毫毛,明察秋毫这个词说的就是这件事。黄帝失玄珠的时候就曾派他去寻找,却没找到。
说到黄帝失玄珠,说的是:黄帝在赤水的北岸游玩,登上昆仑山巅向南观望,不久返回而失落玄珠。派一个才智超群的叫知的人去寻找没有找到,派目力超强的离朱去寻找也没找到,派力大无穷能言善辩的吃诟去寻找也找不到。于是让没有什么特长的象罔去寻找,而象罔找回了玄珠。黄帝说:“奇怪啊!象罔方才能够找到吗?”象罔象征的是无识而混沌的状态。注4
黄帝手下还有个叫容成的臣子,是教黄帝养生的神人,后来曾在太姥山炼药,隐居在崆峒山修道,人称容成子 注5,长江水边生长着一种叫做焦螟的小虫子,十分细小,它们成群的飞舞聚集落在蚊子的睫毛上,彼此碰不到,蚊子也感觉不到,目力超群的离朱和子羽在大白天睁大眼睛也看不到它们,听力过人的褫俞和师旷在寂静的大晚上也听不到它们,唯独黄帝和容成,在崆峒山一起斋戒三月,心如土灰,形同枯木;徐徐以精神来省察,真切的看见它们的形体魁然,如同高大的嵩山一般巍然耸立;慢慢用元气来听声,听到它们飞舞的巨响如同雷霆。注6
在东北海以外,大荒的当中,黄河水流经的地方,有座附禺山,颛顼和他的九个妃子葬在这里,青鸟、琅鸟、玄鸟、黄鸟、黄蛇护卫着这里,这座山方圆三百里,山的南边是帝喾的竹林,竹子大的可以做船。竹林南边有三株没有枝桠的桑树(应当是幼年扶桑木),山的西边有一个叫沈渊的水潭,是颛顼沐浴的地方。注7
大荒北边还有一座山叫做成都,成都山很高,连着天。夸父耳边挂着两条黄蛇,手里握着两条黄蛇,欲战金乌,没来得及抵达北方的大泽,却死于这里,据说金乌没有出手,而是雨神应龙斩杀的夸父,应龙先杀掉蚩尤,后杀掉夸父,然后去了南方居住,所以南方多雨。注8
大荒北还有座山叫做北极天柜,是北海的海水注入的地方。住着神明,九凤和强良,九凤长着九个头,人面鸟身。强良虎首人身,嘴里衔着蛇手里抓着蛇。注9
据说黄帝的儿子苗龙参加神战的时候立过功。苗龙是犬戎的祖先。”黄帝生苗龙,苗龙,苗龙生融吾,融吾生弄明,弄明生白犬,白犬有牝牡,是为犬戎。“注10
帝喾和姜嫄生了后稷后不久,又给他生了个弟弟,叫做台玺,台玺生了个儿子叫叔均,叔均擅长农业,被称为田祖,教会了人们牛耕。 恰巧后土也因擅长农业而被人崇拜,两个人因此经常有争端。穿着青衣的神女女魃帮助黄帝战胜了蚩尤,却因此不能返回天界,她待的地方都不下雨,叔均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黄帝,黄帝把她安置在赤水的北边,有时候女魃外出,如果要驱逐她,需要疏通河道,沟通水路,然后行令道:”神北行!“,有人常在赤水旁的钟山上看见一个穿青衣的女子,人们叫她赤水女子献,赤水北边的钟山就是烛九阴待的地方。注11
西王母的东边有一座蠃母山,有一个叫长乘的人身兽尾的神住在那里,他是上天的九德汇聚所生。西王母的西边数千里,有座天山,四凶之一浑沌住在这里,据说浑沌是帝鸿的不肖子,帝鸿是帝俊的儿子,根据大多数典籍帝喾就是帝俊,那么帝鸿的帝号是怎么来的就很奇怪,没有文献记载。至此,我们知道了四凶中的浑沌住在天山,是帝鸿的不肖子。穷奇是白帝玄嚣的不肖子,住在浑沌更西边的邽山。梼杌是颛顼的不肖子,被流放到西荒。还剩下一个,饕餮,这个吃货是缙云氏的不肖子,缙云氏是黄帝手下的夏官。饕餮被帝舜流放在北方的钩吾山。注12
浑沌所在的天山西边二百九十里,有一座泑山,帝喾手下司金的神祗,白帝玄嚣的儿子蓐收就住在这里,他左耳上挂着一条蛇,坐骑是两条龙。 注13
说道蓐收,再提一下帝喾手下司水的神祗玄冥,他经常和颛顼一起出现,因为他们都是执掌北方的水神,有说法认为玄冥就是禺强,我没看到什么有分量的文献可以提供证据,不能算作一个人。和玄冥对应的火神是回禄,指的是火神祝融吴回及他的儿子陆终,是颛顼的后裔。司火的祝融本来是重黎,重黎后来被帝喾诛杀。司木的神祗是蓐收的兄弟句芒(音勾忙),他住在东方,鸟面人身,乘着两条龙,象征着春天。
吉神泰逢掌管大荒中部的和山,他人身虎尾,爱好住在萯山的南面,出入时光辉照耀。从敖岸山到和山一共有五座山,泰逢和他的好基友熏池、武罗在这里做山神。注14
光山的计蒙,人身龙首,在漳渊出没,出入必有狂风暴雨,疑似民间传说中的龙王的原型。 注15
海外的西南有个结匈国,国民都挺着鸡胸,结匈的东南有座南山,山上住着比翼鸟,一只青色的,一直红色的,比翼鸟的东南有个羽民国,国民身上都长着羽毛,此国有二八神人,是十六个人,他们手拉着手,为天帝掌管此地的黑夜。二八神人东边有一只毕方鸟,长着人面,只有一只脚 注16。黄帝在泰山会见诸天鬼神的时候,毕方和螣蛇侍奉在黄帝的身侧。注17
帝尧有一次去华地巡视。华地守护封疆的人说:“啊,圣人!让我为你祝福吧。”“祝你长寿。”尧说:“用不着。”“祝你富有。”尧说:“用不着。”“祝你多生儿子。”尧说:“用不着。”守护封疆的人说:“寿延、富有和多子,人们都想要,你为什么不要?”尧说:“多个孩子就多一份担忧,富有就多出了麻烦,长寿就会多受困辱。这都不利于培养德行,所以我不要。”
守护封疆的人说:“我以为你是个圣人,原来只是个君子。苍天让万民降生人间,必定会授给他一定的差事。生子多赋给他们的职责就多,富有了就把财物分给众人还会有什么麻烦,你是圣人,却总是跟鹌鹑一样随遇而安,嗷嗷待哺,像鸟儿飞过一样不留痕迹;天下太平的时候,就跟万物一起昌盛;天下纷乱的时候却去修德养性;在人间活的不耐烦了屁股一拍飞升天界,祸患不沾,你有个P的困辱。”守护封疆的人说完就走,尧却跟在他屁股后面,说:“希望能继续得到教诲。”守护封疆的人说:“……快滚。”注18
大禹巡游到终北国北边,有一个溟海叫做天池,池中有鱼叫鲲,体长几千里,变化成鸟叫鹏,翅膀像天边的云彩,鲲和鹏的名字是伯益起的,由夷坚记录下来,后人才知道。注19
禹曾经邀请群神到会稽山聚会,防风氏没有来,禹诛杀了他 注20。防风氏的骨头一节就能装满一辆大车,孔子提到过这件事。据说防风氏之所以被杀,是因为反对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。注21
尧治理天下,伯成子高是诸侯。舜取代尧,禹取代舜后,伯成子高辞了诸侯回家种田。禹去见他,问道:“当年尧治理天下的时候你是诸侯,舜取代尧,我取代舜后,你为什么回家种地了?”子高说:“当年帝尧治理天下的时候不用赏人民就做好事,不用罚人民就不作恶。现在你赏罚分明反而人民不仁,德行衰落刑法确立,乱世就此开启,你怎么不快走开?别来烦我!”说完就不再理禹,自顾自的耕地去了 注22。帝禹很尴尬。
注1:《山海经 大荒东经》:东海之渚中,有神,人面鸟身,珥两黄蛇,践两黄蛇,名曰禺虢。黄帝生禺虢,禺虢生禺京。禺京处北海,禺虢处东海,是惟海神。
注2:《山海经 大荒北经》:北海之渚中,有神,人面鸟身,珥两青蛇,践两赤蛇,名曰禺强。
注3:事见《列子 汤问》
注4:事见《庄子 天地》
注5:容成氏事见《神仙传》《列仙传》《黄帝内经 素问》
注6:事见《列子 汤问》
注7:《山海经 大荒北经》
注8:见《山海经 大荒北经》
注9:见《山海经 大荒北经》
注10:事见《山海经 大荒北经》
注11:叔均事见《山海经 大荒西经》女魃事见《山海经 大荒北经》
注12:见《山海经 西山经》
注13:见《山海经 西山经》
注14:见《山海经 中山经》
注15:计蒙见《山海经 中山经》
注16:见《山海经 海外南经》
注17:见《韩非子 十过》
注18:事见《庄子 天地》
注19:事见《列子 汤问》
注20:事见《国语 鲁语》
注21:事见《史记 孔子世家》
注22:事见《庄子 天地》
应龙是黄帝的臣子,偶尔也去给女娲拉车,应龙的样子是一头长着翅膀的巨龙,应该和西方龙的样子很像,善于蓄水,在两次神战中出力很多,后来斩杀了蚩尤和夸父,并且帮助大禹治水,勾画江河。注1 注2 注3
周穆王西行的时候除了见了西王母,还见到了帝台,袁珂认为帝台在天界是一方小天地的天帝,类似于人间的徐偃王。帝台在鼓钟之山宴饮百神,还有座山叫高前山,山上的泉水,人称帝台之浆,水质清寒,据说喝了它就不会心痛。注4
鼓钟之山东边两百里,有一座姑瑶山,有位大帝的女儿死在这里,名叫女尸,化为瑶草,叶子对生,开黄花,吃掉它会变得让人喜欢。注5
又要提到帝喾和他的儿女们,帝喾还有两个儿子,大的叫阏伯(音饿伯),是帝尧时的火正祝融,封地在商,主祀大火(又名大辰,商星),大火是一个星的名字,不是指火星,而是指心宿二,“七月流火”中的火就是指大火。阏伯死掉后葬在商,他的坟冢叫做商丘,就是今天河南商丘名称的来历。阏伯有个弟弟叫实沈,主参星,和阏伯不合,两人永不相见,正如参星与商星,因此人们形容无法见面就叫参商(或参辰)。注6
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十二星次,十二星次是周代以来划分天域的方式,和黄道十二宫的作用一样,重合度很高。十二星次与二十八宿及其分野以及西方的十二宫对应表如下:注7注8
浮游是相柳的基友,共工的手下,地三次神战不周山之战的时候被颛顼打败后自杀,成为怨灵。春秋时代,晋平公在屏风前梦见了红色的熊,从此一病不起。平公向郑国的子产询问原因,子产回答:“以前共工的大臣浮游,被颛顼打败后自溺于淮河,后来他化身为红色的熊为害人间;要是在宫殿里看到浮游,政权就会崩乱;如果在门口看到浮游,臣子就会作乱;在屏风前看到浮游,不会有大事发生,您的病也不会致死,只要祭祀颛顼和共工就可消除。”平公照子产说的做了,病也痊愈。注9
再说说帮助蚩尤大战轩辕的雨师屏翳和风伯飞廉,雨师屏翳就是屈原《九歌》里祭祀的云中君 注10。山海经中所说的雨师妾,就是屏翳的侍妾 注11。飞廉,也叫蜚廉,是风伯,鸟身鹿头,《离骚》曰:“前望舒使先驱兮,后飞廉使奔属。”望舒是月御之神,也就是给月亮驾车子的神注12,奇怪的是羲和生下金乌后就做了日御,而常羲生下月亮后却消失不见了,没有记载她去了哪里,月御由望舒担任。
后土是触了不周山的那位共工的儿子,土地之神,没有记载有表明他是娘炮的迹象,当是纯爷们,后世的土地神都要祭拜他,至于后土娘娘的称呼,当是因为汉元帝之后常以祖辈的皇后配飨土神,后世保留了这个习惯,象征天为阳地为阴,以示母仪,故有此称,被道教定了下来,成为后土娘娘,为可怜的后土默哀一下。注13
禹在任时天下兴盛,上天降下了两条龙给他当坐骑,禹命令范成光驾驭,载着他巡游,经过防风氏旧时的土地,因为禹斩杀了防风氏,所以防风氏的臣子对禹怀恨在心,看见禹就愤怒的拿箭射他,刹那间电闪雷鸣风雨俱至,两条龙冲天而起,防风氏的旧臣非常恐惧,自贯胸口而死,禹哀叹他的忠心,用不死草救活了他,胸口的伤却好不了,他的后代都是这样,人们把这里叫做穿胸之国(贯胸国)。注14
一位大帝的女儿令仪狄制作了美酒,拿给禹喝,禹觉得这种东西很好喝,并且说:“后世必有因为酒而亡国的人。”注15
禹的妻子是涂山氏,涂山氏部落是个很强大的部族。《吴越春秋》说她的名字叫女娇,禹治水的时候经过涂山,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,一见钟情,禹向涂山氏部落提亲后顺利的把她娶到手,结果涂山氏生下启后,禹忙于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,涂山氏伤念而死 注16。化为望夫石,在今安徽涂山。
涂山氏化为石的事情另有故事,我们都知道,禹是鲧死后从鲧的肚子里跑出来,而鲧的神魂化为一只黄熊沉入羽渊(原文是“黄能”,“能”是一种传说中类似于熊的野兽) 注17。而禹娶了涂山氏之后,在轩辕山疏通河道,化为巨熊,开凿山体,给涂山氏说听到鼓声来送饭,结果禹跳石时误中鼓,涂山氏就来送饭,结果看到了禹变成巨熊的样子,惊惶逃走,力竭化为石头,涂山氏怀着孕,禹喝道:“归我子!”石破,启诞生。注18
涂山氏是个才女,她在思念禹的日子里,作了一首叫做《候人兮猗》的诗歌,是有史可查的第一首情诗,被称为南音之始,是楚辞的起源 注19。后来禹成帝后在涂山会盟诸神,莫不是有纪念涂山氏的含义。
注1:《山海经 大荒北经》:应龙已杀蚩尤,又杀夸父,乃去南方处之,故南方多雨。
注2:《淮南子 览冥训》:“乘雷车,服驾应龙。”高诱注:“应龙,有翼之龙也”
注3:屈原《天问》:“河海应龙,何尽何历?鮌何所营?禹河所存?”
注4:见《山海经 中山经》
注5:见《山海经 中山经》
注6:见《左传 昭公元年》
注7:十二星次见于《左传》《国语》《尔雅》《汉书》等典籍
注8:图片来源:维基百科十二次
注9:见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》
注10:《楚辞 九歌 云中君》汉 王逸注:"云神,丰隆也,一曰屏翳。"
注11:《山海经.海外东经》"雨师妾在其北,其为人黑,两手各操一蛇,左耳有青蛇,右耳有赤蛇。"晋 郭璞注:"雨师,谓屏翳也。"
注12: 《离骚》:“前望舒使先驱兮,后飞廉使奔属。”王逸注:“ 望舒,月御也。”
注13:《文献通考》:”夏至使有司祭地祇於北郊,以高后配……二十五日甲午,禪,祭地於梁陰,以高後配……奉高後配地祇“。《后汉书 光武帝纪》:“其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,配食地祗。”等等
注14:《山海经 海外南经》事见张华《博物志》
注15:《战国策·魏策》
注16:见屈原《天问》
注17:事见《左传》桓公三年
注18:事见《汉书 武帝纪》颜师古注引古本《淮南子》
注19:见《吕氏春秋 音初》
|
|